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我明白你会来,所以我等

爱我的,不用追。不爱我的,追来何用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讷言,说话的最高境界(好文)   

2018-07-20 14:31:35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讷言,说话的最高境界(好文) - 云鹏润峰 - 云鹏潤峰

孔夫子曰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老子则曰:“大辩若讷。”讷言:即忍而少言,谨慎慢言,说话前要三思,切勿口无遮拦,信口开河。

老孔心目中的“讷言”,灌注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百态的深入思考,而对于常人而言,这能够为我们塑造一个内敛的心性,从而让我们在为人处世中所展现的更是一个实在,敦厚,智慧的自我。

讷言以寡失

讷言之人,必定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,从而不至于莽撞冒失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中记载的司马牛是孔子的学生,他是个“多言而躁”(饶舌话多,个性急躁)之人,他曾问孔子怎样才为仁,孔子说:“仁者,其言也讱。”其意为说话须慎重,做事须认真,这是成为“仁人”的要求。

毕竟,“御人以口给,屡憎于人。”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,只会招致别人的讨厌,一味呈口舌之利,最终造成言多必失。

讷言以成信

讷言其实是道德的考量,“讷言”者,往往能成就信用。孔子说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”一个人言语过多,就会有不能兑现之言,反而丧失了信用,是“巧言乱德”或自取耻辱;要想成就做人的诚信,还是少说话、不空言为好。

老子也说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言不辩,辩言不善。”他认为巧辩和饰美伤害言语的真实和诚信。这就好比上天一样,它什么话都不说,但春夏秋冬依次更替,没有紊乱和差失,这才是一种高度的诚信品格,这才是德性的正道。

讷言以求中

此外,孔子的“讷言”并非要求人不说话,而是不能够随便地说出来。(“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矣。”)而要做到“讷言”必须讲求“时”和“中”。

“时”指的是看准时机,在该说的时候才说。“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”在该说的时候不说,会失去别人的信任;在不该说的时候却说,就是失言,因此靠智识认准说话的时机与对象才是关键。

讷言而敏行

孔子曾提出“敏于事而慎于言”,“讷于言而敏于行”的思想,他认为人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应当用行动来表达,行动可以是最好的语言,也是获取智慧的最佳方式。

今人也常说:“实干胜于雄辩”,任何真理都是不由论辩和互相诘难而生的,欲要达到目标和求知,就要做到实干,就如词人陆游所说:“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,有志之人更是要谨记于心。<

无论是儒家之言,还是道家之思,“讷言”的理念经过千年的试炼仍不失其妙。这对于现世后代来说,无疑是一种值得被肯定的真理和处世智慧,入世之人应该谨记而用之。

2017年07月01日 - 云鹏润峰 - 云鹏潤峰

一只千年神龟和一口井的奇缘! - 云鹏润峰 - 云鹏潤峰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